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要聞 >> 正文

滎經民建彝族鄉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在行動”

 【發布日期:2023-04-04】 【字號: 】  【關閉此頁

為進一步增強為群眾代言、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辦實事意識,更好發揮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領作用。滎經民建彝族鄉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在行動”實踐活動,結合“千名干部下基層”,立足民生改善、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履職盡責,踐行為民初心。

建好惠民工程 提升幸福指數

2013年災后重建,滎經民建彝族鄉124戶彝漢群眾的房屋進行了新改建,住房條件得到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提升。但生活污水治理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突顯,設施建設標準低、自然村覆蓋率低、農戶受益率低等現實問題成為民建鄉人民群眾急盼解決的問題,也是民建鄉黨委政府一直以來重點關注并推動解決的難題。

2021年11月,鄉人大代表符凱南開展走訪活動時,有群眾再次向他反映了生活污水處理不暢的問題,他將走訪收集的問題整理后,及時報給了鄉人大主席團,鄉人大主席團迅速開展實地調研,并向鄉黨委政府匯報了相關情況。

2022年9月,結合“千村示范工程”,經鄉黨委會研究決定在全鄉建設生態小濕地,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20余萬元。鄉人大代表、鄉黨委書記彭國江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工匠到安靖鄉崍麓村參觀學習建設經驗,并定期到施工現場全過程監督,嚴格把關,認真查驗,確保生態小濕地建設高標準完成。目前,全鄉已建成生態小濕地8座,惠及人民群眾1500余人,彝族同胞700余人,共524.5立方米,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80%以上。

“群眾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

“看到可以摘茶了呢又沒有養護好,才發芽這么點點!薄霸鷤摘茶才叫規范嘛!”“我們這里的茶葉比不上壩里的呢,都賣不起價!贝河昃d綿,生機盎然,正值春茶采摘好時機,可民建彝族鄉大坪村的群眾們焦急的聚在一起,向鄉人大代表趙艷紅求助。

“群眾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趙艷紅將收集到的問題向鄉人大主席團進行了反映。3月1日,鄉人大會同鄉黨委政府,圍繞提升全鄉茶葉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邀請了法律專家、人大代表、農業部門、茶葉技術專家等,開展了“茶事茶商”主題壩壩會,切實解決民建彝族鄉茶葉種植管護、采摘銷售、規范經營等問題。壩壩會現場,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我問你答的知識普及,權益保護的有獎競猜,讓茶農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維權意識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3月15日,民建鄉人大組織了一場實地茶園學習培訓會,召集茶農20余人,在大坪鄉茶葉種植基地,茶業種植專家冒著細雨為茶農們“傳經送寶”,就茶樹的施肥、低改、修剪、春季茶葉管護及采摘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培訓過程中,茶農們迫不急待地就種植方面的疑惑向專家詢問,專家們也耐心地逐一回答群眾所關心的問題,收獲了群眾一致好評。

“鄉村振興有盼頭”

“等這兒建好了我家也開個農家樂!”“光是看到圖紙規劃就很巴適,我們青杠村有盼頭咯!”

青杠村,村如其名,這里青山環繞,滎河相伴,風景秀麗。2021年新一屆人大代表選舉產生后,就如何利用環境資源優勢將青杠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點是人大代表積極思考的課題。首次擔任鄉人大代表的熊明高信心滿滿,干勁十足,先后走訪調研了青杠村1、2、3組產業發展情況,并將調研情況梳理向鄉黨委政府提交了“關于青杠村農旅融合發展”的建議意見。鄉黨委開會研究后上報了縣委政府。

很快青杠村農旅融合發展項目就得到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于2022年底落地生根。項目擬結合青杠村豐富的環境資源優勢和民建彝族鄉民族特色,打造集農業、旅游、民族為一體的特色小鎮,項目總投資4000余萬元。截至目前,火把廣場已完成基礎設施,民宿部分也已完成地基建設。

“瞄準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推動更多惠民項目落地落實,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讓人民群眾的日子更有盼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縣鄉人大代表、鄉長沈佩林說。(滎經民建彝族鄉人大 姜曉甦)

a片试看20分钟做受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