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蘆山強烈地震以來,蘆山縣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始終把教育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特色內涵發展,努力辦好家門口人民滿意的教育。
聚焦硬件高遠站位,教育成效不斷彰顯
“4·20”地震發生后,蘆山堅持優先抓教育重建。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立足本職崗位,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投入教育重建洪流,助推教育成效不斷彰顯。
蘆山中學改擴建是2022年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項目之一,校舍按照抗震烈度8度設防標準進行建設。擴建的蘆山中學,校園環境優美,教室寬敞明亮,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食堂等布局合理,設備配備齊全。通過災后重建,為全縣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年來,蘆山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教育硬件設施配套,堅持高效率履職、高質量監督原則,督促相關部門在基礎設施改善、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各項設備和資源配備均達省定標準,辦學條件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全縣共實施災后重建教育項目57個,新建校舍10.4571萬平方米,維修加固校舍12.76萬平方米,增加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學位共1770個,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和數字教學資源班班通。
聚焦管理后發追趕,資源整合不斷創新
十年來,為促進縣域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蘆山縣人大常委會督促中小學校依托中學語文、中學政史地、小學數學和藝體工作室等10個“名師工作室”實施“三個一批”工程,培養一批優秀校園長、一批優秀班主任、一批學科優秀骨干教師,全縣現有國家、省、市、縣級骨干教師618人。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以“減負提質”為導向,堅持“五育并舉”育人目標,因校施策,把“五育并舉”融入課堂、課間和課后服務,讓“雙減”工作落地有聲。據統計,全縣家長、學生對“減負提質”滿意度分別達到97.48%、97.25%。
聚焦特色高位發展,文化建設豐富多彩
學校是育人的搖籃,育人要堅持以人為本。這十年,蘆山縣人大常委會始終抓好文化建設,不斷總結育人經驗,凝練學校文化,打造“一校一品”校園文化,拓展素質教育內涵。全縣24所學校文化建設分批分層推進,形成了感恩文化、創客文化、科創文化、品格文化、陽光心育文化等有內涵、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隆興中心校以感恩教育為切入點強化德育教育,蘆陽第二小學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校園、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藍光蘆山縣第三初級中學創建為四川省文明校園,縣第二初級中學創建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全縣建成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單位4個。
2021年5月,在全縣教育系統慶!傲弧秉h史教育活動暨學校五育并舉成果匯展活動中,同學們展示了美術、書法、手工、經典誦讀、歌曲、舞蹈、舞臺劇等作品,活動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櫛風沐雨初心不改,方得春華秋實滿庭芬芳。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蘆山教育事業在新時代定會舒展更加壯美的嶄新畫卷。ㄌJ山人大 周靜、曾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