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1
一、基本職能及主要工作………………………………………………………1
二、機構設置……………………………………………………………………10
第二部分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11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11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11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2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13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3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6
七、“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7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9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決算情況說明……………………………………19
十、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19
第三部分 名詞解釋…………………………………………………………………25
第四部分 附件 ……………………………………………………………………28
附件1…………………………………………………………………………28
附件2…………………………………………………………………………36
第五部分 附表………………………………………………………………………44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明細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明細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表
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基本職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職能。
1.雅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含市人大信息中心、機關黨委、群團組織),主要職責是:
(1)承擔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常委會會議、常委會黨組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和機關黨組會議的會務工作及會議決定事項的督辦工作。
(2)負責常委會組成人員視察和常委會執法檢查的有關工作。
(3)負責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文電、檔案、保密、文印工作;負常委會機關信息網絡建設和辦公自動化建設。
(4)受主任會議委托,擬訂有關議案草案。
(5)承辦市人大常委會會同各市、州、縣人大常委會聯系的有關工作。
(6)負責市人大常委會的新聞發布會和宣傳工作,組織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對民主法制建設、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宣傳報道。
(7)負責市人大機關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干部培訓工作及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8)協辦省內外、市州人大來雅考察的接待工作。
(9)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的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10)綜合協調專門委員會及常委會辦事工作機構工作。
(11)負責機關黨建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12)牽頭負責機關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等機關工作;
(13)負責推進開展機關群團工作。
(14)承辦市人大常委會、常委會黨組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機關黨組會議和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副秘書長交辦的有關工作。
2.雅安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各項具體工作,負責組織做好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任職承諾、憲法宣誓等工作,配合做好述職測評等有關工作。
(2)負責受理常委會免職、撤職和罷免人員提出的申訴。
(3)負責代表聯絡服務工作、報刊雜志訂送工作,組織、指導代表開展聯系群眾活動。
(4)負責配合開展市人大代表選舉有關的人選推薦、方案制定、初核等工作,指導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5)負責組織好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活動,指導市人大代表小組組建和代表小組開展活動。
(6)負責市人大代表培訓工作,閉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交辦、督辦、評價工作,辦理人大代表來信來訪,開展有關代表工作制度建設。
(7)負責與有關部門、省、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的聯系與交流。
(8)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3.雅安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常委會及黨組重要文稿、常委會主要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稿的起草工作,
(2)負責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議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參會領導發言提綱準備。
(3)負責市人大常委會的對外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
(4)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信息、資料收集編發,負責編印《雅安人大工作》,《人民權力報》《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征訂工作。
(5)負責有關理論的研討等工作。
(6)負責與宣傳部門、新聞單位,與省人大、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的聯系與交流,總結、推廣人大工作經驗。
(7)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4.市人大專門委員會或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委員會,主要職責是:
(1)承擔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起草有關工作,包括立法規劃、年度計劃、立法調研、法規草擬、法規初審等工作,
(2)負責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日常工作,承辦省人大常委會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征求意見工作,負責全市有關法規疑問的處復和有關法律問題的統一請示工作。
(3)受主任會議委托,擬定有關議案草案。
(4)負責配合市人大常委會聽審市“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有關工作,包括開展初審、調研、撰寫審議意見。
(5)負責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各項執法檢查、視察工作。
(6)圍繞全市中心大局、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安排開展調查研究;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事項、審議意見的跟蹤監督。
(7)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及有關會議的籌備、會務和決定事項的落實工作,承辦文秘等內部事務。
(8)負責與省人大、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和市級部門之間的聯系與交流,總結、推廣人大工作經驗。
(9)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2020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為今年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市人大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以深化“四講四有”人大建設為抓手,堅持政治機關、權力機關、工作機關、代表機關一體擔當,著力提升立法、監督、決定、任免、代表等工作和自身建設水平,奮力開創新時代雅安人大工作新局面。
1.堅持問題導向、法治思維,在推動疫情防控上再發力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和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支持政府結合雅安實際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手段,推動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依法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的宣傳貫徹。
2.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助推綠色發展上再發力
圍繞中央規劃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機遇,督促政府牢固樹立“錯過一個機遇,落后一個時代”的理念,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落實好雅安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在生產力布局、產業定位、項目謀劃等多個方面加快全面融入的步伐。關注“十三五”規劃執行和“十四五”規劃編制情況,推動雅安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找準發展定位和工作著力點,謀劃爭取一批重大項目,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省“十四五”規劃和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推動雅安融入雙城經濟圈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改革在相關專項規劃、工作方案中得到充分體現。密切關注區域協同發展,推動構建區域發展利益共同體,推動優勢產業跨區域互補聯動發展。緊緊圍繞市委關于融入雙城經濟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建議,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充分發揮代表聯系廣泛的優勢,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智慧力量,為我市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發揮更大作用。開展雙城經濟圈地方人大協同履職課題研究,深化拓展與成都人大的合作,探索與雙城經濟圈其他地方人大建立助推區域協同發展合作機制,重點在深化立法工作協同、同步實施重要問題監督、同步決定同類重大事項、共同向全國人大提出有關議案建議等方面深化協作,為推動雙城經濟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依法履職盡責,作出應有貢獻。
統籌抓好包縣聯點幫扶、聯系指導脫貧攻堅等工作,積極參與重點特色產業推進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聽取審議大數據中心建設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報告,推動竹林基地建設、竹林管護和竹漿紙一體化項目加快建設步伐。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聽取審議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加強預算審查監督,聽取審議計劃執行、預算執行、決算、審計等情況報告,強化對政府債務及市屬國有企業債務管理的監督,跟蹤監督重點項目建設、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項目資金落實、專項資金使用與績效、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3.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維護群眾利益上再發力
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開展《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聽取審議2019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貫徹實施等情況報告,對鳥類資源保護、農村污水處理、名山河水污染專項整治進行跟蹤監督。圍繞城鄉建設管理,專題調研雨城區東大街38號大院商業開發項目推進情況,聽取審議成雅共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利用等情況報告,推動低產茶園升級改造和油茶產業發展。圍繞社會事業發展,開展社會救助專題詢問,聽取審議文教新城建設、體育產業推進、食品安全、醫保工作、農民工就業服務保障等情況報告,調研全市精神衛生工作、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統籌發展、少數民族鄉村基礎教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打擊“套路貸”刑事案件工作、消防工作、安全生產等情況。
4.堅持依法治市、法治引領,在推進民主法治上再發力
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推動地方性法規進入執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制定《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開展文明行為促進、城市管理立法調研,跟蹤調研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村級河(湖)長制條例貫徹實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制定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定,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聽取審議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和全市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履行職能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情況報告。依法行使決定權和任免權,對市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開展述職測評。依法受理群眾信訪,做好信訪事項督辦。
5.堅持健全機制、突出主體,在發揮代表作用上再發力
完善常委會組成人員、專委會、工作委員會聯系代表工作機制,密切常委會同代表的聯系。深化“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再行動”活動和“鄉村振興—我參與、我推動、我帶頭、我示范”活動,完善代表聯系群眾機制,拓寬代表聯系群眾渠道,引導代表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改進代表培訓工作,探索分類別、分行業開展代表培訓,提高培訓精準度。完善代表履職信息化平臺建設,強化代表履職激勵監督。改進優秀代表建議評選和辦理實效評價工作,強化對承辦單位承諾事項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探索開展跨年度督辦工作機制。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對票決項目實施情況加強跟蹤監督,聽取審議項目實施情況報告并進行滿意度測評,對項目推進不力的,通過專題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方式強化監督。
6.堅持與時俱進、完善發展,在落實守正創新上再發力
加強人大政治建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鞏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續改進作風,確保人大工作有正氣、有底氣、有朝氣。嚴格落實向市委請示報告工作制度,完善與“一府一委兩院”溝通協調機制。健全完善人大組織制度、工作制度和議事程序,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自覺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指導,指導縣鄉兩級人大做好換屆選舉準備工作。加強人大制度理論研究和宣傳,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
二、機構設置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設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
專門委員會: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下設3個辦事機構,6個工作機構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
辦事機構:辦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和研究室。
工作機構:法制工作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農業工作委員會、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作委員會。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下屬二級單位0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無納入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二級預算單位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 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收、支總計1776.77萬元。與2019年相比,收、支總計各減少160萬元,下降8.26%。主要變動原因是人大常委會機關2020年度不結算人代會議場地費,人大會議費用降低;2020年度代表人數少于2019年度,代表工作經費降低。
(圖1:收、支決算總計變動情況圖)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本年收入合計1338.9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338.96萬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占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0%;事業收入0萬元,占0%;經營收入0萬元,占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占0%;其他收入0萬元,占0%。
(圖2:收入決算結構圖)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本年支出合計1,527.1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069.40萬元,占70.03%;項目支出457.71萬元,占29.97%;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占0%;經營支出0萬元,占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占0%。
(圖3:支出決算結構圖)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財政撥款收、支總計1776.77萬元。與2019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減少160萬元,下降80%。主要變動原因是人大常委會機關2020年度不結算人代會議場地費,人大會議費用降低;2020年度代表人數少于2019年度,代表工作經費降低。
(圖4:財政撥款收、支決算總計變動情況)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527.10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2019年相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增加28.14萬元,增長1.88%。主要變動原因是人員增加,人員經費及公用經費增加。
(圖5: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變動情況)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527.10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373.69萬元,占89.95%;教育支出(類)0萬元,占0%;科學技術(類)支出0萬元,占0%;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萬元,占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60.21萬元,占3.94%;衛生健康支出29.06萬元,占1.90%;住房保障支出64.13萬元,占4.21%。
(圖6: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數為1527.10萬元,完成預算85.95%。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行政運行(項):2020年決算數為881.21萬元,完成預算96.38%。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減少各項活動。費用支出減少。
2.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2020年決算數為202.86萬元,完成預算82.37%。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安排的活動取消,費用相對減少。
3.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會議(項):2020年決算數為103.11萬元,完成預算100%,決算數與預算數持平,人大會議經費采用報賬制,報賬金額與實際支出相符。
4.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立法(項):2020年決算數為12.82萬元,完成預算42.73%。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初安排的外出立法工作、培訓等取消,費用大幅降低。
5.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代表履職能力提升(項):2020年決算數為5.62萬元,完成預算56.20%。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疫情影響,代表視察、調研和培訓活動全部取消,費用降低。
6.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代表工作(項):2020年決算數為53.49萬元,完成預算59.63%。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疫情影響,代表視察、調研和培訓活動全部取消,費用降低。
7.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事業運行(項):2020年決算數34.78元,完成預算100%。決算數與預算數持平。
8.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其他人大事務支出(項):2020年決算數為79.81萬元,完成預算66.59%。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會議、培訓、視察、調研等活動取消或采用網絡傳達,費用降低。
9.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未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項):2020年決算數為22.68萬元,完成預算100%。決算數與預算數持平。
1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項):2020年決算數為37.54萬元,完成預算55.30%。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養老保險繳費標準調整,結余資金結轉后次年使用。
11.衛生健康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行政單位醫療(項):2020年決算數為22.68萬元,完成預算36.83%。決算數小于預算數原因是醫保預算基數于實際繳費基數差距,造成醫保決算數小于預算數。
12.衛生健康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公務員醫療補助(項):2020年決算數為2.82萬元,完成預算100%。決算數與預算數持平。
13.住房保障(類)住房改革(款)住房公積金(項):2020年決算數為64.13萬元,完成預算100%。決算數與預算數持平。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069.40萬元,其中:
人員經費873.16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業年金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補助、獎勵金、住房公積金、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
日常公用經費196.23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等。
七、“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為29.85萬元,完成預算49.75%,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公車運行維護費大幅降低。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202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25.12萬元,占84.1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4.73萬元,占15.85%。具體情況如下:
(圖7:“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結構)
1.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0萬元,完成預算0%。全年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因公出國(境)支出決算比2019年持平。2020年與2019年均無因公出國(境)事項。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12萬元,完成預算45.67%。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比2019年減少43.95萬元,下降63.63%。主要原因是2019年機關購置7座商務車1輛,而2020年度機關未發生車輛購置,費用降低,且因受疫情影響,機關上半年車輛運行較少,運行費相應減少。
其中: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全年按規定更新購置公務用車0輛,其中:轎車0輛、金額0萬元,越野車0輛、金額0萬元,載客汽車0輛、金額0萬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單位共有公務用車7輛,其中:轎車6輛、越野車0輛、載客汽車1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25.12萬元。主要用于人大代表活動、視察、執法檢查、調研等所需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路橋費、保險費以及車輛租用費等支出。
3.公務接待費支出4.73萬元,完成預算94.6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比2020年增加1.69萬元,增加55.59%,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屬機關范圍的來雅客人批次及人次都有增加。其中:
國內公務接待支出4.73萬元,主要用于執行公務、開展業務活動開支的用餐費等。國內公務接待37批次,441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員),共計支出4.73萬元,具體內容包括:接待省內外、市州人大來雅客人就代表工作、立法、視察和執法檢查等活動支出餐費支出。
外事接待支出0萬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計支出0萬元,本年度本部門無外事接待事項。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支出0萬元。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0萬元。
十、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96.23萬元,比2019年增減少295.35萬元,下降60.08%。主要原因是統計口徑變化導致支出變化較大。
(二)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政府采購支出總額9.33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9.33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主要為機關會議室空調設備及音響設備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三)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車輛7輛,其中: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1輛、應急保障用車5輛、其他用車1輛.其他用車為調研車輛,主要是用于常委會視察、執法檢查、調研及代表活動等。單價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四)預算績效管理情況。
根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部門在年初預算編制階段,對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和人大代表活動經費等2項50萬以上項目開展了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對2個項目編制了績效目標。預算執行過程中,選取2個項目開展績效監控,年終執行完畢后,對2個項目開展了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自評。
本部門按照要求對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從評價情況來看,2020年市人大辦預決算編制較為準確,預算執行良好,支出管理規范,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良好。
1.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本部門在2020年度部門決算中反映“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人大代表活動經費”等2個項目績效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1)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綜述。項目全年預算數70萬元,執行數為7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通過項目實施,保障機關運轉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和網宣信息高效及時。截至目前,全年共組織兩級黨組中心組學習會4次,共草擬、審核、制發各類文件材料等1025件,收辦文件6900余件,做到了零遺失、零差錯、零失誤。今年來,編撰各類工作材料280余件,編寫《雅安人大工作大事記》10期,編印常委會公報5期,印送和郵寄公報2000余份。著力發出雅安人大聲音,雅安人大網共編發4500余條(次),雅安人大手機APP共編發1400余條,雅安人大微信公眾平臺共編發211期1055條,雅安人大手機報共編發43期、2.7萬人(次)。積極上報網宣信息,被省人大采用64篇,走在全省前列。發現的主要問題是預算執行還需細化。下一步將學習優秀的預算績效編制評價,細化績效評價。
(2)人大代表活動經費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綜述。項目全年預算數89.70萬元,執行數為44.94萬元,完成預算的50.10%。通過項目實施,保障代表工作中抓實“雙走訪”,抓細票決制工作,抓亮代表建議辦理,抓好代表精準履職,抓代表履職平臺規范化建設,創新代表小組活動開展,組織開展3次全國、省人大代表小組活動,共計30人次全國、省人大代表參加,提出建議意見10條。抓好代表履職服務保障,服務駐縣(區)的全國、省、市人大代表213余人(次)列席常委會會議和參加執法檢查、專題詢問、視察調研、市級部門組織的有關活動等,多渠道保證代表知情知政。發現的主要問題: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初安排的代表活動方案無法執行,培訓項目受阻。下一步改進措施:將代表活動多元化,采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充分保障代表的履職活動。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表 |
|||||
項目名稱 |
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 |
||||
預算單位 |
雅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
||||
預算執行情況(萬元) |
預算數: |
70萬元 |
執行數: |
70萬元 |
|
其中-財政撥款: |
70萬元 |
其中-財政撥款: |
70萬元 |
||
其它資金: |
0 |
其它資金: |
0 |
||
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
預期目標 |
實際完成目標 |
|||
項目全年預算數70萬元,通過項目實施,保障機關運轉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和網宣信息高效及時。 |
項目全年預算數70萬元,執行數為7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按照常委會黨組、機關黨組理論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通過項目實施,完成中心組學習任務。保障機關運轉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和網宣信息高效及時。 |
||||
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預期指標值(包含數字及文字描述) |
實際完成指標值(包含數字及文字描述) |
項目完成指標 |
數量指標 |
兩級黨組分別開展次數 |
≥4次 |
100% |
|
項目完成指標 |
成本指標 |
是否在預算范圍和相關費用標準內 |
是否 |
是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 指標 |
是否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助推雅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 |
是否 |
是 |
|
效益指標 |
社會效益 指標 |
是否將理論學習成果指導推動社會民生方面的監督工作實效 |
是否 |
是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 滿意度指標 |
兩級黨組中心組成員是否對組織情況、工作服務保障滿意 |
是否 |
是 |
|
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表 |
|||||
項目名稱 |
人大代表活動經費 |
||||
預算單位 |
雅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
||||
預算執行情況(萬元) |
預算數: |
89.70萬元 |
執行數: |
44.94萬元 |
|
其中-財政撥款: |
89.70萬元 |
其中-財政撥款: |
44.94萬元 |
||
其它資金: |
0 |
其它資金: |
0 |
||
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
預期目標 |
實際完成目標 |
|||
項目全年預算數89.70萬元,通過項目實施,采用代表培訓、代表視察、調研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代表履職能力。 |
項目全年預算數89.70萬元,執行數為44.94萬元,完成預算的50.10%。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提升代表履職能力。 |
||||
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預期指標值(包含數字及文字描述) |
實際完成指標值(包含數字及文字描述) |
項目完成指標 |
數量指標 |
組織代表培訓次數 |
≥3次 |
0 |
|
項目完成指標 |
數量指標 |
組織開展代表小組活動次數 |
≥3次 |
3次 |
|
項目完成指標 |
成本指標 |
人均培訓成本控制率 |
按照培訓費和代表經費支出相關規定執行 |
100%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 指標 |
是否保障代表工作中抓實“雙走訪”,抓細票決制工作,抓亮代表建議辦理,抓好代表精準履職,抓代表履職平臺規范化建設,創新代表小組活動開展 |
是否 |
是 |
|
效益指標 |
社會效益 指標 |
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民生實事我監督”“鄉村振興我出力”,深入一線摸清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是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是否 |
是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 滿意度指標 |
對服務代表的滿意度 |
≥90% |
90% |
2.部門績效評價結果。
本部門按要求對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情況開展自評,《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部門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報告》見附件(附件1)。
第三部分 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指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預算資金。
2.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3.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項收入。
5.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指事業單位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非財政撥款結余彌補當年收支差額的金額。
6.年初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7.結余分配:指事業單位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繳納的所得稅、提取的專用結余以及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的金額等。
8、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按有關規定結轉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繼續使用的資金。
9.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行政運行(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10.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為單獨設置項級科目的其他項目支出。
11.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會議(項):反映各級人大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等專門會議的支出。
12.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立法(項):反映各級人大立法方面的支出。
13.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人大監督(項):反映各級人大開展監督工作的支出。
14.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代表工作(項):反映人大代表開展各類視察等方面的支出。
15.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未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項):反映未實行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開支的離退休支出。
16.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項):反映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支出。
1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醫療保障(款)行政單位醫療(項):反映財政部分集中安排的行政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未參加醫療保險的行政單位的公費醫療經費,按國家規定享受離休人員、紅軍老戰士待遇人員的醫療經費。
18.住房保障(類)住房改革(款)住房公積金(項):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規定的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以及規定比例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19.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20.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21.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22.“三公”經費:指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23.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雅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2020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一、部門(單位)概況
(一)機構組成。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設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
專門委員會: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
常務委員會下設3個辦事機構,6個工作機構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
辦事機構:辦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和研究室。
工作機構:法制工作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農業工作委員會、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作委員會。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下屬二級單位0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無納入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二級預算單位。
(二)機構職能。
1.雅安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含市人大信息中心、機關黨委、群團組織),主要職責是:
(1)承擔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常委會會議、常委會黨組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和機關黨組會議的會務工作及會議決定事項的督辦工作。
(2)負責常委會組成人員視察和常委會執法檢查的有關工作。
(3)負責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文電、檔案、保密、文印工作;負常委會機關信息網絡建設和辦公自動化建設。
(4)受主任會議委托,擬訂有關議案草案。
(5)承辦市人大常委會會同各市、州、縣人大常委會聯系的有關工作。
(6)負責市人大常委會的新聞發布會和宣傳工作,組織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對民主法制建設、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宣傳報道。
(7)負責市人大機關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干部培訓工作及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8)協辦省內外、市州人大來雅考察的接待工作。
(9)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的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10)綜合協調專門委員會及常委會辦事工作機構工作。
(11)負責機關黨建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12)牽頭負責機關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等機關工作;
(13)負責推進開展機關群團工作。
(14)承辦市人大常委會、常委會黨組會議、常委會主任會議、機關黨組會議和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副秘書長交辦的有關工作。
2.雅安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各項具體工作,負責組織做好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任職承諾、憲法宣誓等工作,配合做好述職測評等有關工作。
(2)負責受理常委會免職、撤職和罷免人員提出的申訴。
(3)負責代表聯絡服務工作、報刊雜志訂送工作,組織、指導代表開展聯系群眾活動。
(4)負責配合開展市人大代表選舉有關的人選推薦、方案制定、初核等工作,指導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5)負責組織好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活動,指導市人大代表小組組建和代表小組開展活動。
(6)負責市人大代表培訓工作,閉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交辦、督辦、評價工作,辦理人大代表來信來訪,開展有關代表工作制度建設。
(7)負責與有關部門、省、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的聯系與交流。
(8)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3.雅安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常委會及黨組重要文稿、常委會主要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稿的起草工作,
(2)負責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議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參會領導發言提綱準備。
(3)負責市人大常委會的對外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
(4)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信息、資料收集編發,負責編印《雅安人大工作》,《人民權力報》《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征訂工作。
(5)負責有關理論的研討等工作。
(6)負責與宣傳部門、新聞單位,與省人大、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的聯系與交流,總結、推廣人大工作經驗。
(7)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4.市人大專門委員會或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委員會,主要職責是:
(1)承擔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起草有關工作,包括立法規劃、年度計劃、立法調研、法規草擬、法規初審等工作,
(2)負責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日常工作,承辦省人大常委會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征求意見工作,負責全市有關法規疑問的處復和有關法律問題的統一請示工作。
(3)受主任會議委托,擬定有關議案草案。
(4)負責配合市人大常委會聽審市“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有關工作,包括開展初審、調研、撰寫審議意見。
(5)負責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各項執法檢查、視察工作。
(6)圍繞全市中心大局、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安排開展調查研究;負責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事項、審議意見的跟蹤監督。
(7)負責市人大常委會及有關會議的籌備、會務和決定事項的落實工作,承辦文秘等內部事務。
(8)負責與省人大、市州、縣(區)人大對口部門和市級部門之間的聯系與交流,總結、推廣人大工作經驗。
(9)負責完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以及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人員概況。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總編制45名,其中行政編制30名,工勤編制5名,事業編制10名。在職人員總數43人,其中行政人員29人,工勤編制4人,事業人員10人。
二、部門(單位)財政資金收支情況
(一)部門財政資金收入情況。
2020年本年收入合計1338.9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338.96萬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0萬元,占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0%;事業收入0萬元,占0%;經營收入0萬元,占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占0%;其他收入0萬元,占0%。
(二)部門財政資金支出情況。
2020年本年支出合計1,527.1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069.40萬元,占70.03%;項目支出457.71萬元,占29.97%;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占0%;經營支出0萬元,占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占0%。
三、部門(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
(一)部門預算管理。
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級、市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政策。切實落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意見,轉變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將預算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到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改進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編制、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等工作。重點做好績效目標編制工作,為績效管理工作打牢基石。專項預算管理2020年度專項預算評價,決算完成數達預算數85.95%。
(二)結果應用情況。
2020年機關預算編制得分28.5分,預算執行30分,完成結果19.5分,績效結果應用19.5分,滿分100分,得分97.5分。主要為預決算編制把控還需精確,預算數較決算數有差距,下一步需更科學合理預算,確保預決算更合理、更精確。
四、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按照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機關對2020年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自評得分97.5分。
(二)存在問題。
一是預決算績效目標管理還需細化;二是預決算項目配置還需更科學。
(三)改進建議。
一是開展預決算績目標管理,強化預決算控制;二是更科學合理配置預決算項目配置。
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自評表
績效指標 |
指標分值 |
得分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
部門預算管理(80分) |
預算編制(30分) |
目標制定 |
10 |
10 |
目標完成 |
10 |
9.5 |
||
編制標準 |
10 |
9 |
||
預算執行(30分) |
支出控制 |
10 |
10 |
|
動態調整 |
10 |
10 |
||
執行進度 |
10 |
10 |
||
完成結果(20分) |
預算完成 |
10 |
9.5 |
|
違規記錄 |
10 |
10 |
||
績效結果應用(20分) |
自評質量(4分) |
自評準確 |
4 |
3.5 |
信息公開(8分) |
目標公開 |
4 |
4 |
|
自評公開 |
4 |
4 |
||
整改反饋(8分) |
結果整改 |
4 |
4 |
|
應用反饋 |
4 |
4 |
||
總分 |
97.50 |
附件2
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項目
2020年績效評價報告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主要用于以市人大常委會名義召開的一類會議和為保障機關和各工委正常運行的資金,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班子、組成人員及機關領導干部理論學習和人大辦機關正常運轉的重要經費保障。
(二)項目績效目標。
項目全年預算數70萬元,通過項目實施,保障機關運轉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和網宣信息高效及時。
(三)項目自評步驟及方法。
1.指標設置。根據經費用途和預決算績效評價要求,在分析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及客觀性的基礎上,考慮到該項目屬于行政運行類項目,具有常規性和延續性的特征,指標設置主要體現在項目完成情況和服務對象滿意度上。
2.主要評價內容。針對運行經費項目的實際情況,從項目工作開展情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3.評價方法。通過年終預算執行情況,采用當面征詢和表格打分的方式,就相關人員滿意度結果收集獲取評價結果。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2020年該項目年初預算經費為70萬元,支出共計70元,預算執行率為100%。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市財政局下達市人大辦人大辦中心組學習及運轉經費70萬元,主要用于以市人大常委會名義召開的一類會議和為保障機關及各工委正常運轉的經費,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班子、組成人員及機關領導干部理論學習和人大辦機關正常運轉的重要經費保障。
2.資金到位。2020年度辦公室運轉專項經費實際到位70萬元。
3、資金使用。嚴格按照資金用途及財經紀律的相關規定支付費用。無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要求,市人大辦對項目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支出嚴格依據相關財務制度和預算標準執行,資金使用合法合規,財務信息真實完整,堅持了厲行節約,不存在資金截留、擠占和挪用現象。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項目全年預算數70萬元,執行數為7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通過項目實施,保障機關運轉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和網宣信息高效及時。截至目前,全年共組織兩級黨組中心組學習會4次,共草擬、審核、制發各類文件材料等1025件,收辦文件6900余件,做到了零遺失、零差錯、零失誤。今年來,編撰各類工作材料280余件,編寫《雅安人大工作大事記》10期,編印常委會公報5期,印送和郵寄公報2000余份。著力發出雅安人大聲音,雅安人大網共編發4500余條(次),雅安人大手機APP共編發1400余條,雅安人大微信公眾平臺共編發211期1055條,雅安人大手機報共編發43期、2.7萬人(次)。積極上報網宣信息,被省人大采用64篇,走在全省前列
(二)項目效益情況。
經濟效益方面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助推雅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社會效益方面將理論學習成果指導推動社會民生方面的監督工作實效;生態效益方面將理論學習成果指導雅安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可持續影響效果方面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助推雅安可持續發展的實效;服務對象滿意度方面達到兩級黨組中心組成員對組織情況、工作服務保障滿意。
四、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1.決策依據充分。堅持重大事項向黨組請示報告制度。2.決策程序嚴謹。嚴格按照預算編制要求,年初預算
編制時,填報了《部門預算項目立項審核表》。
3.成本核算科學。相關經費預算,嚴格按照相關業務成本進行測算,堅持“厲行節約”,確保財政資金使用規范。
(二)存在的問題。
1.績效目標設置不夠完善和細化。
2.相關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評價指標設置過于簡單。
(三)相關建議。
(1)今后在項目立項和設置績效目標時,要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和量化績效目標。
(2)盡快建立和完善績效管理相關制度,加強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制定完善本單位財政性資金管理決策程序的具體辦法。
人大代表活動經費項目
2020年績效評價報告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人大代表活動經費是《代表法》規定,健全代表履職保障機制,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夯實代表履職基礎,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的經費保障。
(二)項目績效目標。
1.抓好代表精準履職工作。按照“三個不同、五個精準”的思路,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身份、不同職務的代表情況,對代表履職提出不同要求,做到任務精準、培訓精準、載體精準、考核精準和激勵精準,抓強代表履職能力、抓實代表履職任務、抓嚴代表履職監督。
2.抓好人大代表培訓工作。開展代表培訓活動,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
3.開展代表小組活動、代表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工作,保障代表依法履職。
(三)項目自評步驟及方法。
1.指標設置。根據經費用途和預決算績效評價要求,在分析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及客觀性的基礎上,考慮到該項目屬于行政運行類項目,具有常規性和延續性的特征,指標設置主要體現在項目完成情況和服務對象滿意度上。
2.主要評價內容。針對運行經費項目的實際情況,從項目工作開展情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3.評價方法。通過人大代表履職信息化服務平臺和雅安人大手機APP等信息化平臺,收集評價指標。通過綜合測算,得出評價結果。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2020年該項目年初預算經費為89.70萬元,支出共計44.94元,預算執行率為50.10%。原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初安排的代表培訓、專題視察、調研等活動被迫中止,支出減少。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市財政局下達市人大代表活動經費89.70萬元,主要用于為保障市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務,規范代表活動經費的管理使用。
2.資金到位。2020年度市人大代表活動經費經費實際到位89.70萬元。
3、資金使用。嚴格按照資金用途及財經紀律的相關規定支付費用。無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賬務處理是及時,會計核算是規范。
三、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組織架構及實施流程。
代表活動專項經費支出由人代工委提出方案,經分管領導同意后實施。大額經費支出需經機關黨委同意后支出。
(二)項目管理情況。
人大代表活動經費項目全年預算數89.70萬元,執行數為44.94萬元,完成預算的50.10%。項目支出嚴格按照資金用途及財經紀律的相關規定支付費用。無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
(三)項目監管情況。
機關財務根據財務管理相關要求,對項目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支出嚴格依據相關財務制度和預算標準執行,資金使用合法合規,財務信息真實完整,堅持了厲行節約,不存在資金截留、擠占和挪用現象。機關內控小組動態把控,駐市人大機關紀檢組采用不定期抽查等形式,保障經費正常安全支出。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全年預算數89.70萬元,執行數為44.94萬元,完成預算的50.10%。
(二)項目效益情況。
經濟效益方面:推進代表走訪企業、走訪群眾專項工作常態化,總結推廣“五單制”代表聯系群眾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新建幼兒園、鄉村客運“金通工程”等5件2021年民生實事票決項目落地見效,推動雅安經濟社會發展。
社會效益方面: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民生實事我監督”“鄉村振興我出力”,深入一線摸清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態效益方面:助推雅安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
五、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1.決策依據充分。堅持重大事項向黨組請示報告制度。2.決策程序嚴謹。嚴格按照預算編制要求,年初預算
編制時,填報了《部門預算項目立項審核表》。
3.成本核算科學。相關經費預算,嚴格按照相關業務成本進行測算,堅持“厲行節約”,確保財政資金使用規范。
(二)存在的問題。
1.三級績效指標與二級績效指標不匹配。
2.績效目標指標值設置過低。
(三)相關建議。
1.再次學習績效評價體系與編制方法,確保指標值匹配。
2.強化指標值設置,確保指標值設置科學化。
第五部分 附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明細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明細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九、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決算表
十、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十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十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附:收入決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