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川委基治辦通【2020】10號)公布了全省首批城市基層治理示范市、示范區和基層治理示范小區,雅安市雨城區青江街道桐梓林社區通工小區被評為全省基層治理示范小區。
通工小區,曾經是一個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臟、亂、差”的老舊小區是如何通過打造發生華麗蛻變,躍越成為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范小區的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常抓,協調資源大力支持的結果;機關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四級聯動”多方齊心發力的結果。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左四)現場指導小區治理規劃打造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興品(左二)聽取社區、自管委下一步提升打造思路舉措介紹
從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基層治理工作安排部署,在治理工作中,一是形成以黨建聯建為引領,發揮好黨員干部領頭雁的率帶作用,以“跟我上”的姿態樹立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良好形象,強力助推了小區治理工作;二是以問題清單為導向,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打贏“三大硬仗”(收回小區集體資產硬仗、完善基礎設施硬仗、規范小區秩序硬仗)解除了民憂,贏得了民心,獲得了群眾的認可與贊賞;三是以小區活動為載體,激發出群眾強大的內生動力,通過開展“我為小區獻愛心”“小區打造我出力”活動,激發出小區群眾參與小區治理苦干、實干拼勁,以“不成功、不罷休”的通工精神誓言奮斗不止,通過常態化組織開展攝影、歌詠、書法比賽等活動,激發了小區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四是以制度機制為保障,治理機制和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完善小區自管自治各項制度規定,讓自管委規范運行、陽光民主,讓小區居民擁護支持并自覺遵守,特別是在衛生垃圾管理費收繳時敢于攻堅破冰,打破小區群眾從不繳費的“慣性思維”,小區住戶戶數繳費率達95%,為小區實現常態化自治奠定基礎。通過多項制度與規定的實施與落實,小區實現了安全巡查常態化、衛生清掃制度化、車輛管理規范化、經費使用透明化。
▲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羅強(右二)檢查指導通工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市人大機關參與小區義務勞動
目前,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桐梓林社區和通工小區形成了以黨建為引領、以制度促規范、以活動為載體、以黨員為表率、以群眾為主體的工作實踐和路徑,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區基礎設施全面改造完善、“臟亂差”現象徹底改觀、綠美環境已具雛形、自治機制和能力不斷提升,為打造全省基層治理示范小區打下堅實基礎。
▲小區部分治理前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