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代表風采 >> 正文

雨城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董光瓊: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發布日期:2023-04-12】 【字號: 】  【關閉此頁

董光瓊是一名“80”后年輕人,出生于雨城區的偏遠鄉鎮,現任新和村黨總支副書記,是雨城區第十六屆、十七屆人大代表。

在邊遠的雨城區晏場鎮農村很少看見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留下來的就是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被戲稱為“三八、六一、九九”部隊。董光瓊是村里少有的愿意留在農村服務群眾的“80”后大學生。作為一名區人大代表,她積極服務群眾,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時刻踐行為群眾代言、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相鄰的新祥村、新和村、王家村三村合并為新和村,成為晏場鎮最大的村,人口由1000多人變成了3300多人,工作量是原來3倍。在組織的關心和培養下,董光瓊擔任新和村黨總支部副書記,被人民群眾選舉為雨城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董光瓊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轄區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努力工作,踏實奮進,全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得到長足進步,連續三年在全鎮各村年度考核中獲一等獎,并先后獲得了市級文明村、市級青少年優秀關愛活動室等榮譽稱號,目前正在爭創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董光瓊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注重立足本職,服務群眾,發揮好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她常說,“年輕人外出務工養家,而我作為人大代表,要幫遠在他鄉的鄉親父老照顧好留在村里的家人。只要他們有困難,我義不容辭!贝謇锢夏耆瞬粫褂弥悄苁謾C,董光瓊會認真耐心地一遍遍講解,為的就是老人能和外出的孩子視頻通話,有個念想;有的群眾孩子晚了沒回家,無論董光瓊在哪兒、干什么,都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前往尋找……盡管做著舉手之勞的事情,但對于在外打拼不能照顧家庭的年輕人來說,董光瓊更像是他們的親人。

少年強則國強

新和村的產業單一,年輕人不得不外出務工,這樣就少了對孩子們的陪伴,可是有了董光瓊這位“媽媽”,這些孩子們過著幸福的童年。

“童伴之家”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每到開放時間,孩子們準時來到活動室,董光瓊組織他們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趣味活動。這些孩子們缺少了家長的陪伴,缺少了“愛”,慢慢地就會疏遠親人,甚至叛逆走入歧途。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董光瓊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父母的辛苦與困難,教會孩子們理解父母,關心親人,熱愛朋友,認真學習。董光瓊還給孩子們講授心理健康課、森林防火及防汛防洪知識,開展益智游戲等。孩子們不僅在游戲中增長知識,還塑造了良好的性格與價值觀。董光瓊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棟梁和未來,我要盡我所能,好好澆灌、好好培養他們,讓‘留守’兒童不‘流淚’”。

巾幗不讓須眉

芊芊弱女子也能頂起一片天。董光瓊積極動員留守在村的婦女同胞組成巾幗志愿者隊,開展鄰里互助等關愛活動,還共同參加環境衛生整治、文藝節目表演、森林防火宣傳等志愿活動。如今,在董光瓊的帶領下,新合村的婦女同志們成為了村里的“頂梁柱”。她們一起入戶宣傳惠民政策、防詐騙等安全知識,還主動上門服務老人、關愛孩子,并且積極了解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向鎮人大和各級人大代表反映,共同為新合村更好地發展獻智出力。

最美夕陽紅

鑒于客觀環境,村里的老人們膝下沒有兒女照料,享受天倫之樂成為偏遠山區的一種奢望。大多數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只有春節才回家,甚至有些幾年都沒有回來。盡管老人們嘴里說著沒關系,但董光瓊心里明白,這些留守老人在佳節來臨和夜幕降臨時常常會偷偷抹眼淚?吹竭@種情形,董光瓊從上門服務、走訪關心等方面入手,讓老人們不那么孤獨。在養老保險驗證期間,董光瓊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她組織村干部、志愿服務者上門驗證,方便老人的同時還能與老人們嘮嘮家常,排解他們的煩悶。每當聽到老人們的“麻煩你了”,董光瓊心里如同暖流席卷。人大代表這個身份在此刻變得閃閃發光。

董光瓊表示,“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為群眾解憂發聲不一定要驚天動地,但不能一事不為。為了人民群眾,為了鄉村發展,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雨城區晏場鎮人大)

a片试看20分钟做受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