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滎經縣新添鎮廟崗村,干凈平坦的村道、修葺整齊的連片民居、花香四溢的蘭花大棚、寬敞明亮的黨群服務中心……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映入眼簾。
“要建設‘幸福廟崗’,走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就要抓治理、強經濟、優服務!比舜蟠、廟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詹良兵感慨。自2007年擔任村黨組織書記以來,在詹良兵的帶領下,該村榮獲省級鄉村基層治理示范村、省級(5A)先進村黨組織、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稱號。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45萬元,詹良兵先后連任四川省第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被評為2022年度省級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
堅持共管共治實現基層治理新突破
廟崗新村聚居點修建于2015年,來自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生活習慣的群眾聚到一起,不少人一時間難以適應,物業費收不齊、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成為擺在村“兩委”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構建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詹良兵會同居住在新村的村“兩委”成員,牽頭成立自管委,完善新村管理辦法和監督制度。同時,針對新村內工程項目、保潔員更換等重要事項,專門建立自管委議事“受議、動議、決議、執行、公開”五步工作法,新村聚居點管理從“無章可循”到“有據可依”!耙郧霸诔抢镄^住,現在回村上住,自管委提供了貼心的服務,物業費交得很值!比罕姀埲鹑盒老驳卣f。
不僅如此,詹良兵還在聚居點劃分6個紅色網格,將12名黨員編入其中,實行黨員入網聯戶,為聚居點群眾提供政策宣傳、訴求收集等服務,小區事務從“無人問”到“有人管”,新村群眾與黨員干部關系日益密切,自發參與治理的熱情也日漸高漲。
堅持“無中生有”構筑集體經濟新格局
作為脫貧村,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了,村黨總支想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時卻囊中羞澀。該如何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走出“等米下鍋”的局面?2020年底,在了解到蘭花產業前景后,詹良兵牽頭完成考察研究、資金概算、預期效益等基礎工作,爭取到100萬元中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整合閑置土地新建占地9畝的蘭花基地,吸引社會資本入駐,構建從源頭種植到管理、分裝和電商銷售的蘭花產銷產業全鏈條配套服務,既有效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又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推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3萬元。
走出村級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后,詹良兵又開始思考如何延伸產業鏈條。村“兩委”經反復商議,決定打造集餐飲、休閑娛樂、田園采摘、游泳為一體的蘭花苑項目,并配套建設葡萄種植基地。項目建成后,村組干部齊上陣,一份一份賣炸洋芋、一趟一趟跑游泳池、一盤一盤端農家菜,開業僅3個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0余萬元。
堅持群眾路線探索為民服務新模式
兩項改革后,全村轄區面積增大、人口增多、群眾需求也更加多。針對大家反映強烈的線下辦事花時間、政策法規了解不及時等問題,村上決定注冊“幸福廟崗”微信公眾號和“騰訊為村”小程序,依托互聯網更快知曉群眾需求、更快公布信息、更快解決群眾難題,達到村級事務一網通辦和村務村情一碼知曉。
為進一步方便群眾,詹良兵探索推行“一步一路、十分服務”工作法,明確“您走一步、我跑一路”服務群眾機制,打造十分鐘服務圈。按照十分鐘路程半徑和黨員分布情況,將廟崗村劃分為8個服務圈,在每個服務圈派一名黨員或者小組長擔任網格員,網格員在網格集中收集群眾所需辦理事項,由村代辦員即收即辦,不能辦理的交由鎮駐村坐班員辦理,實現群眾十分鐘內能把代辦事項交辦好。
“買醫,F在要用手機買,歲數大了,用不來手機,子女也不在身邊,還好村干部直接幫我們買了!睆R崗村老黨員李井軍激動地說。(雅安日報 張婧,滎經人大、新添鎮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