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轉入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后,石棉縣各級人大代表們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如何讓受災群眾重樹生活信心,盡快恢復美好生活。
市人大代表、蟹螺鄉黨委書記山丹梅每天走村入戶詳細了解受災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聽取群眾重建意見建議。近日,山丹梅又照例去村上走訪,在去新樂村的途中,看到63歲的殘疾人李正瓊正吃力地背著一背簍紅苕藤,蹣跚而行,山丹梅當即停下了腳步,立刻將李正瓊背上的背簍卸下,換到自己肩上,幫她背回家。李正瓊激動地拉著山丹梅的手,口里不停地說謝謝、謝謝……山丹梅說,只要是群眾的困難,能幫一點是一點。
蟹螺鄉新樂村二組阿六烏呷一家因地震家中房屋倒塌,屋內家具全部損壞,家禽因墻面倒塌死亡,糧食、財物盡數埋入廢墟。得知消息后,蟹螺鄉人大代表劉俊帶領黨員干部、民兵到房屋倒塌現場,組織開展地毯式搜尋,把掩埋的玉米、糧食、家具、家電一件件刨出來,搬到安全地帶。劉俊說,群眾的損失,能挽回一點是一點。
王崗坪鄉挖角村9組五保戶阿別么房屋倒塌,面對勞動力短缺,又急需立即轉移的現狀,阿別么又著急又無奈。正在支援王崗坪鄉的永和鄉人大代表、武裝部長盧浩得知情況后,立即前往阿別么家中,又是幫著搬家、又是幫著安裝床鋪……汗流浹背的盧浩說,受災群眾有困難,能出點力是點。
在9.5地災中,石棉縣涌現出無數像山丹梅、劉俊一樣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的人大代表,有幫受災群眾搬運物資的、有幫收割玉米的……他們把受災群眾的點點滴滴都記在心里,讓廣大老百姓不懼災難、堅定重建信心。(石棉人大 羊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