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正文

關于雅安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發布日期:2021-03-24】 【字號: 】  【關閉此頁

關于雅安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1年2月27日在雅安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雅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雅安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雅安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災害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考驗,全市上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按照“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的工作思路,全市經濟運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持續穩定恢復,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績。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4.59億元、增長4.4%,增速排全省第2位,較2019年提升2位。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0.1:29.9:5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7191元和15890元,分別增長6.1%和8.9%。

 

1  雅安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表

(一)疫情防控成效持續鞏固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常態化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措施,對境外來(返)雅人員實施全流程閉環管控,加強冷鏈物流和冷鏈食品監管。全市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25個,22家二級及以上醫院全部對常態化防控措施進行“流程再造”。開展全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持續鞏固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階段性成效,新冠肺炎發病率處于全國全省較低水平。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出臺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運行加快恢復。

(二)投資關鍵作用有效發揮

抓實抓細“投資唱主角”各項工作,全市投資增速從年初負增長持續回升至正增長10.4%,增速排全省第10位,較2019年提升5位。深化市級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建立雅安市重點項目推進和投資運行“紅黑榜”通報機制、“五本臺賬”按月通報機制。組織3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272個、總投資630億元。全市265個市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06.5億元,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24.8%,其中:131個續建項目和13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36.2億元和170.3億元,分別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24.2%和125.7%。25個獨立實施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8.8億元,完成年計劃投資的116.5%?茖W有序推進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編制和實施項目123個、總投資17.7億元,爭取中省補助資金15.2億元。

(三)三次產業持續穩定恢復

農業生產總體穩定。第一產業增加值151.78億元、增長5.8%,增速排全省第2位。糧食生產總體穩定,糧食播種面積103.9萬畝,比上年增加0.3萬畝;糧食產量36.2萬噸、增長0.9%。生豬生產穩步恢復,引進新希望、巨星和四川弛陽等大型養殖企業,新發展規模養殖場13家。全市出欄生豬108.4萬頭、增長8.9%。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全市累計創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0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2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

第二產業穩定回升。第二產業增加值225.88億元、增長4.5%,增速排全省第8位。工業經濟穩定回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增速排全省第11位。工業項目加快建設,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9個,工業投資增長19.2%、技改投資增長7.2%。君禾銅業、福鞍碳材料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骨干企業加快成長,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5家。園區平臺加快壯大,5個園區進入全省“5+1”特色產業園區培育名單,雅安經開區獲評四川省優秀開發區,全市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建筑業較快發展,全市新增二級資質以上建筑企業6家,建筑業總產值增長18.9%。

第三產業加快恢復。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3億元、增長3.9%,增速排全省第5位。深入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五大行動。雅安市被評為全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市。消費市場穩定恢復,“規上”“限上”服務業經營單位新增154家,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8億元。大力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建成歐式風情街。旅游業穩定恢復,出臺15條措施助力文旅企業穩步復蘇,雨城區成功創建四川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名山區入選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物流業加快發展,新增國家4A級物流企業1家,2A級物流企業2家。

(四)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城鎮建設推進有力。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數字新城完成25平方公里前期規劃,引進大數據及關聯產業項目113個,全市數字經濟及關聯產業規模達240億元,文教新城被命名為全省首個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康養新城完成布局規劃,已落地項目28個、總投資112億元,熊貓新城產業核心區總體規劃通過省級評審。雅安東互通綜合提升改造全面完成,雨名快速通道金雞關段建成通車。大興二橋、南外環線東段建成通車,省道104線草壩至姚橋段改建、茶地坎大橋等項目加快推進。高頤闕文博公園建成投運,熊貓會展博覽館主體完工。

交通建設積極推進。編制完成《雅安成渝地區西向門戶樞紐規劃研究》《川西南向高鐵通道規劃研究》《雅安山地軌道交通方案研究》。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雅眉樂自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啟動名山通用機場選址報告編制。峨漢高速、瀘石高速加快建設,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路基全線貫通,滎峨高速工可及勘察設計完成招標工作。全面完成19個普通國省干線大中修工程,國道318線成都界至雨城段新改建項目初步設計通過專家評審。新改建農村公路276公里。

水利能源通信等設施加快建設。九龍水庫實現試蓄水試供水,永興水廠建成投產,永定橋水庫大田支渠擴建工程完成年度建設計劃。拐子坨水庫、金雞峽水庫有關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盆帶口、天生橋電站和土巴溝電站擴容工程建成發電,出居溝電站完成建設,康定至蜀州500千伏線路串補工程、名山永興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成投運。啟動5G空間布局規劃編制,全市建成5G基站超500個。

(五)開放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開放合作深入推進。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制定雅安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案。與重慶市江津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建立友好城市戰略合作關系。與成都市新簽訂“1+3”合作協議,引進成都地區億元及以上項目84個,總投資378億元。與重慶市簽訂大數據、汽車及機械制造等系列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超50億元。成雅動車加密運行,雅安至重慶動車客運線路開行有關工作有序對接推進。

招商引資保持增長。集中開展招商引資“大比武”活動,新引進總部經濟9家。在成都舉辦2020雅安投資推介會,現場簽約76個項目、總投資1025.4億元;在杭州舉辦“中國雅云大數據產業投資推介會”,集中簽約6個項目、總投資48.6億元。全年共執行招商項目521個,引進到位市外資金492.9億元、增長7.4%。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8個、總投資808.76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8個。

外資外貿回穩向好。組織參加線上線下“2020四川省跨境電商峰會雅安站——魅力雅安品牌出!毕盗谢顒,助力內外貿企業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場,外貿出口好于預期。全市外貿出口額4.82億元、增長49.5%,進口額1.77億元、下降55.7%。新增注冊外資企業6家,實際利用外資9510.15萬元、增長40%。

(六)改革創新活力持續增強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建成雅安新經濟創新中心,21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綜合排名居全省第3。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2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47家,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65億元?萍紝洕鲩L的貢獻率達到54%。

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出臺《關于支持國有企業承建重大投資項目融資指導意見》。組建雅安市農業和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啟動雅投、城投、國資公司全面預算管理試點。電力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試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67億元,是2019年的2.44倍。推進招投標領域改革,推行“不見面開標”,探索跨省“一對一”“一對多”遠程異地評標,開展建設工程投標保證保險試點。啟動全市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村級建制和村民小組調整改革圓滿完成,建制村、村民小組分別減少43%、36.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多權同確”工作有序推進,出臺發展社區集體經濟指導意見。

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h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石棉縣、滎經縣分別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進步縣,名山區、石棉縣經濟總量邁上100億元臺階。全市新增市場主體3.2萬戶、增長98%。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3.9%,增速排全省第1位,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8.8%。雅化集團、安山鋼鐵、四環鋅鍺入選2020四川民營企業100強。

(七)財稅金融運行總體穩定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5億元,增長12.7%。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69.6%。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9.61億元,增長16.5%。全社會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315.71億元和853.94億元,分別增長9.1%和11.7%。強化政府債務管理,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52.3億元。完成雅投公司新一輪10億元債券發行,完成雅商行增資擴股,引入茶交所戰略投資者。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居全省前列。

(八)社會民生事業穩步發展

脫貧成效持續鞏固。開展掛牌督戰、問題清零、成效督查、作風護航“四大行動”,全市9.4萬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61個貧困村實現穩定退出,大排查發現問題和歷年歷次中央、省反饋問題均銷號清零,順利通過脫貧攻堅國家普查和非貧困縣省級調查。加強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全市篩查出的406戶脫貧不穩定戶、192戶邊緣易致貧戶均已消除預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寶興縣扶貧資產管理省級試點,在石棉縣、漢源縣探索開展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20個貧困村成功創建省級、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社會事業全面推進。37件省定、市定民生實事如期完成,5件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順利推進。落實就業“返、穩、補”資金6800余萬元。社!皽p、免、緩”及社保降費8.2億元,“減、緩”企業醫保繳費1.1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9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8%,被省委省政府表揚為農民工服務保障先進單位。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全市新開工、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增加34所,培育市級德智體美勞一體化發展新優質學校19所。入選全省六大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四川省雙擁模范城。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達到90.5%,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64.6%。社會保障力度加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和440元,兌現各項優撫政策性補助8800萬元。

平安建設深入推進?焖俜磻獔詻Q打贏防汛救災硬仗,全力做好暴雨洪澇災害搶險救援工作,全市汛期累計安全轉移群眾12萬余人次,最大限度確保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好打贏禁毒人民戰爭,立案偵辦涉黑案件4起、惡勢力集團案17起、惡勢力團伙案12起,新發現吸毒人員連續3年下降。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5.2%、63%,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九)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生態建設持續加強。全市完成營造林40.71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9.14%。入選全省首批生態環境建設試點城市,被授予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稱號。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96.2%,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全省前列。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完成率分別達到98.5%、98.9%和90.3%。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堅決克服自然災害影響,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目標任務。成績來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關心關懷的結果,是市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加強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奮斗拼搏的結果。面對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將直面挑戰、銳意進取,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推動解決。

二、落實市人大決議和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情況

我們始終把落實市人大決議和審議意見作為重大責任和重要任務,深入貫徹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關于雅安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認真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雅安市2020年上一階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務實推動市人大決議和審議意見落地落實。我們始終把認真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作為轉變作風、聯系群眾、改進工作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辦理機制,改進辦理方式,提升辦理實效。通過當面聽取意見、現場調研、專題座談等多種方式加強與人大代表的溝通,深入了解和及時回應人大代表建議,主動接受人大代表監督指導,確!凹写饛、事事有著落”。同時,切實將人大代表建議轉化為政策舉措,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努力做到讓人大代表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

三、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一)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從外部看,宏觀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四川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的關鍵時期,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仍然存在,一些矛盾風險積累疊加。

從我市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具有多方面機遇優勢和有利條件。一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成勢見效,為雅安深入貫徹擴大內需戰略、加速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全省發展大格局,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二是省委明確支持雅安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和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協作基地,市委對雅安建設“五地一樞紐”作出系列謀劃部署,為雅安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指明了實踐路徑。三是全市建成8個省級開發區,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大數據產業聚集區、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等建設為雅安加快資源優勢轉化提供了重大政策機遇。四是全市開放發展骨干路網加快完善,特別是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正式開工建設,將有力帶動關聯領域加快發展,為雅安加快建設成渝地區西向門戶樞紐、川藏物資貿易集散地提供了歷史性重大契機。五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國·雅安大數據產業園加快建設,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同時也要看到,我市發展不足、結構不優的基本市情沒有根本改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基礎設施補短板、地質災害防治、社會民生保障等領域任務還非常繁重。

(二)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建議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雅安新征程的開啟之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市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雅安發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抓好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以來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全面落實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把準建設“五地一樞紐”的實現路徑,奮力推進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笆奈濉遍_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綜合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建議2021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2  雅安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這個預期目標,高于全省預期目標1.5個百分點。主要考慮是:雅安發展欠賬多,必須保持適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經濟增速。同時,這也是一個積極奮進的目標,需要保持打硬仗的精神狀態,付出艱辛努力。

與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目標相銜接,建議: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主要考慮是:按照“一降二升三穩”的要求,持續用好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大數據產業聚集區建設等相關政策,加快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分類推進大中小企業培育,助推骨干企業穩產滿產,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主要考慮是:發揮擴大有效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突出抓好市以上重點項目實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主要考慮是: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發展壯大新型消費、提檔升級傳統消費,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進出口總額完成7億元。主要考慮是:全市持續推動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深入開展投資促進和市場拓展活動,積極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外貿形勢總體穩定。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主要考慮是:綜合經濟財政形勢和相關政策的影響,預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主要考慮是:國家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有利于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

——城鎮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主要考慮是:深入落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兩區四新城”建設,增強城鎮就業吸納能力,將有利于提高城鎮化水平。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5左右。主要考慮是:隨著生豬生產逐步恢復,預計豬肉價格總體平穩或有回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調控目標與全省保持一致。

——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完成省定目標任務。主要考慮是:這些目標為約束性目標,必須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爭取更好成效。

——城鎮新增就業1.7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主要考慮是:國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穩就業”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森林覆蓋率達到69.2%。主要考慮是:持續加強生態建設,保持森林覆蓋率居全省首位。

——糧食產量保持在36.2萬噸以上。主要考慮是:保障糧食安全,守住耕地紅線,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并努力提高單產。

四、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

實現2021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要堅持“穩農業、強工業、促消費、擴內需、抓項目、重創新、暢循環、提質量”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兩省市實施意見,制定實施雅安市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任務清單。落實全省“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融入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經濟帶建設。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協作基地,推進與成都、重慶合作協議落地,主動在大數據、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等特色產業方面對接成渝,規劃建設成雅產業協作帶和成雅重要經濟走廊。

(二)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實施市以上重點項目30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365億元以上。發揮重點項目推進和投資運行“紅黑榜”指揮棒作用,完善市領導聯系指導重大項目機制,組織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加快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加大“兩新一重”投資力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規范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推進消費提質升級。實施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持續開展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推動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家電家具家裝等消費持續恢復回升。建設城市消費聚集區,發展夜間經濟。提升農村寄遞配送能力,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公共服務支出效率。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加強消費信用體系建設,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加快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川藏物資貿易集散地。推動川藏物流產業園開園投運,加快雅安無水港、中農批川西農副產品物流園二期等項目建設。深化與宜賓港、重慶港合作,促進區域間物流通道互聯互通,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持續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推動商貿流通業創新轉型,加快培育現代骨干流通企業,促進傳統流通和物流企業采購、銷售、服務的數字化、在線化,培育供需高效協同的平臺型服務體系。加快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推動應急物流體系建設。

(三)推進完善重要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開放通道。加快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雅安段),做深雅眉樂自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名山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峨漢高速、瀘石高速建設,力爭啟動邛崍經蘆山至滎經高速、滎經至峨眉高速建設。推進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建成通車。加快國道549線石棉段建設,力爭省道104線草壩至望魚段動工開建。

加快建設能源水利通信基礎設施。配合做好“引大濟岷”、長征渠引水項目前期工作,加快九龍水庫樞紐附屬工程、永定橋水庫大田支渠擴建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新廟電站,推動鍋浪蹺電站建成發電、老鷹巖電站具備開工條件。建成甘谷地—蜀州500千伏線路改接、天全小河22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蒙山220千伏等輸變電工程。推進鐵錢廟閥室至雅安配氣總站供氣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建設以5G等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

(四)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構建“1+4”現代工業體系。爭創省級“5+1”重點特色園區,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300億元以上。推動全域飛地經濟發展,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賦能升級并向智能制造新階段邁進。全市數字經濟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推動產業成鏈發展,聚力打造鋰電新材料、現代紡織、汽車(新能源)及零部件、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礦物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特色產業集群。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家。

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制定“4+6”現代服務業重點產業年度推進方案及重點任務清單,確保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6%。修訂完善服務業倍增發展、培育現代物流業發展“雙十條”政策措施。強化“五個一批”工作,積極爭創省級服務業集聚區、服務業強縣和服務業“三百工程”,新增“規上”“限上”服務業經營單位40家。實施文旅深度融合行動,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康養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研學旅游、體育旅游。提升建設核心旅游景區,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辦好特色文旅節會活動。

加快構建“5+3”現代農業體系。持續壯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藥、雅魚五大特色優勢產業,全市特色產業基地穩定在500萬畝左右,確保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3%。發展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干冷鏈物流三大先導性產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建設,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新建高標準農田10.5萬畝。

(五)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

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扶貧減貧政策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切實防止返貧和新增貧困,持續抓好動態監測和幫扶,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有序推進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掘和培育鄉村民俗文化,壯大農業農村技能人才隊伍,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落實《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點的垃圾分類和收運處置模式。完善集體經濟組織經營人才培育機制,創新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模式,新培育家庭農場市級以上示范場90個、農民合作社市級以上示范社30個。扎實做好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提升城鎮建設品質。統籌推進“兩區四新城”成片開發建設。推進雨名快速通道全線通車,確保省道104線草壩至姚橋段、雨城大道及地下綜合管廊、南外環線三段(西段)、茶地坎大橋建成通車。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停車場、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建設試點。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3個、棚戶區1001套(戶)。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和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全市建筑業總產值增長30%。

(六)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牽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協同創新。推進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在雅轉移轉化。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70億元。推進創新平臺和孵化載體建設,入孵企業達50家以上。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更多“一件事一次辦”。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加快建立完善公示地價體系。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試點。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分類分層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公平競爭審查,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

提升經濟開放水平。鞏固拓展全面開放發展新態勢,鞏固與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合作成果。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爭創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雅安協同改革先行區,支持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經開區、寶興漢白玉特色產業園區申報全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大力推進招商引資,深化拓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園區招商、委托(中介)招商,到位市外資金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800萬元以上。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支持引導縣(區)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構建各具特色的縣域產業體系。持續改善縣域發展條件,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進步縣和縣域民營經濟發展示范試點。有序推進滎經縣撤縣設市。培育創建2個省級百強中心鎮,大力推進漢源縣九襄鎮建設全省縣域經濟強鎮。實施民營企業雁陣培育工作,力爭全市優質民營企業數量達到60戶。

(七)持續推進社會民生改善

精準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毫不松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織密織細疫情“防控網”。嚴把境外疫情輸入關口,對入境來(返)雅人員嚴格落實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隔離管控等措施。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要求,扎實做好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加大進口貨物、冷鏈食品管控力度。有序推進新冠疫苗應急接種和大規模人群接種。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強化應急培訓演練。嚴格多點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大力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促進公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辦好民生實事,確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66%以上。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全域推進德智體美勞一體化全面發展試驗市建設。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建設,實施健康雅安行動,推進市人民醫院建設川西一流綜合醫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不斷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健全重特大疾病和醫療救助制度。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工程。推動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舉辦多樣化群眾文化體育活動。

(八)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推動大氣、水等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加強良好水體保護,加強涉重金屬企業土壤環境管理,認真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加強危廢、尾礦庫等高風險領域環境監管,持續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治理,加快補齊危險廢物處置短板。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迎檢工作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持續加強生態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實施治沙治草、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礦山生態修復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強化“三線一單”成果轉化運用,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抓好長江十年禁漁。落實林長制,全面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加快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強化能耗“雙控”行動,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確保完成節能降耗減排目標任務。加大煤礦技術改造力度,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大宗固體廢棄物示范基地建設。推行城鄉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加強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節約型機關等創建活動,營造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九)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隱患

全力保障農產品供應。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價格監測預警,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糧油市場穩定。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加強政策性糧油儲備,健全糧食應急網絡,加強糧食流通監管,完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體系。抓好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生豬出欄穩定在110萬頭以上。

穩妥有序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健全金融風險預防、發現、預警、處置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多措并舉化解重點企業債務風險。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安排還本付息時間,避免集中到期。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嚴控隱性債務增量,有序穩妥化解存量,抓好到期債券本金償付。管好用好工資、扶貧和基本民生專戶,堅決兜住“三!钡拙。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雅安”。全面推行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扎實抓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加快推進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做好汛期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加強森林防火能力建設,全面完成森林防滅火專項整治任務。持續推進應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動,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實戰化演練。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治理。深入開展反分裂、反暴恐、反邪教、禁毒斗爭,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態化,依法打擊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虛心聽取意見建議,堅定發展戰略定力,全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笆奈濉币巹澓腿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雅安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a片试看20分钟做受视频大全